写景故乡作文

时间:2025-04-02 07:00:01 写景作文
写景故乡作文5篇(必备)

写景故乡作文5篇(必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写景故乡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写景故乡作文 篇1

大抵是春二月,几簇新叶颤巍巍地从冬气的肃杀中探出头来,小心翼翼地晃动春的衣襟时,一缕若有若无的暖气便氤氲成整个故乡的春的记忆。几只花花绿绿的风筝早已迫不及待地升腾在空中,在微寒的风中跃着炽烈的舞步。青色的天空下笼着一片广袤的田野,我便是这片天地间缓缓移动的影子。

事实上,我飞快的跑着,大片大片的麦苗滑向我的身后。这时,麦苗刚刚长起来,有一寸多高。绿绿的,尖尖的,仿佛就是它们把尖尖的小脑袋悄悄探进冬锁的锁眼,让冬天忍不住打了个痒痒的喷嚏,按捺已久的春的气息便趁机势如狂潮般涌了进来。我似乎是一个巨人,在这片浩瀚的森林里穿越。我大步跑着,每一步,找准让人晕眩的绿色中间的一点褐色,坚实地用脚尖踩上去,轻盈地迈开下一步。有时,不免踏歪步子,一连踏碎好几片绿色,便嗔怪起脚的罪过来。

“慢一点儿——”那是母亲的声音。我决计是不肯放慢脚步的,仿佛我的前脚尖就顶着春天的后脚跟,那样紧迫的节奏。直到母亲在我的事先中化作小黑点,我才如获全胜地停下脚步,东张西望,一头栽在绿油油的`田野里。春天是宽容的,她也慢下脚步,饶有兴味地在我身边打转。

鸢尾花开了,这是一朵早醒的鸢尾花,灼灼的颜色照亮我的眼睛。还早呢!许多娇柔的小东西们还躲在土下休憩,她却开放了,守着一隅冻土,睁大好奇的眼睛,看看天,望望地,又一眼不眨地紧盯着身旁的麦苗,看他是怎么长高,又怎么结出籽儿来。

高邈的天空连同它覆盖下的万物冷冷地斜睨她——这朵早开的小花儿:她太小了,太轻了,太微弱了。但她毫不羞怯地染红自己红得那么深,那么浓艳,那么沉醉,无忌无讳地红,不遮不掩地红,营造着春天,充实她那绚烂的年华,享受她那美丽的生命。她控制不住生的喜悦,笑出声儿来,水珠子般一声一声一串一串滴进我的耳朵里,不断回荡。生命在枝叶下波动,流淌,聚成苞蕾,盛开成灿烂的光辉。

她像极了鸢鸟的尾翼,早先的我,对她的样子很感兴趣,总是冷不丁地扑上去,用手罩住她的花瓣,透过指缝偷窥,疑心她会不会突然冲天飞起,化作鸢鸟了呢!这时,几只蚂蚁会从旁近的土缝里钻出来,它们兴许换了新衣裳,肚子显得又黑又亮,从我手上绅士般优雅的晃过去,留下一道红印儿来。我怒瞋它们,它们却也若无其事,背起一个死虫的尸体又原路返回了。这些小东西们!我是无可奈何了!

站起身来,天还是青色的,似乎是被大地的绿色映成的,空气里混着青草和泥土的味儿,清鲜而又香甜。闭了眼,眼皮儿上落满了葱茏的绿意,凉凉的,薄薄的,丝绸一般滑。那田间才有的清馨,让人惬意得几乎要沉入睡梦里去。

远处有个小土包,上面稀稀拉拉地长着几株野草。我走近去,发现是一处坟。我不知道那坟里埋得是谁,但感受到生命在另一个世界里的神秘、阴冷。我采几株麦苗的叶尖撒在上面,希望暖世的春意能驱逐尽死亡的气息,然而终究不能。寒冷从坟墓里弥散出来,似乎那里,便是冬天的源头了。

我不由的后退了几步。然而,春天总会过去,春天会一年又一年地轮回,然而生命不能——冬天总是要来的。

故乡的春天的记忆,又在我眼前氤氲成一片雾气。那片天地在我的记忆中定格——那景,那情,多美!多好!不论逝去也好,轮回也罢,那春光,美好的,成为我的记忆。而记忆,则是光辉的,是不朽的,是不可磨灭的。即便是冬日的严寒,也抹煞不了紧紧把握着的春天的脉搏。

故乡的春,真好!

写景故乡作文 篇2

我最喜欢故乡的夏天,跟城市的夏天相比故乡的夏天别具一格。

不知啥时,太阳公公的脸变得更红了,像喝醉酒似的,他把夏弟弟派落人间,于是,夏弟弟奉命,匆匆忙忙赶来。

当春姑娘还在家乡的小河边散步,观赏美景时,夏弟弟跳到小河里去喝水,惹得春姑娘生了气,一撩衣裙,飘然而去。

家乡的小河是一个娴静而爱美的姑娘,你瞧,她用绿萍作为自己绿色的外套,用清水洗过的鹅卵石作为颈上的项链,用纯洁的裙子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她孕育出来的.水哟,清澈得像一块明镜,掬一捧放在嘴里,甜甜的,别看她温柔,可也有发怒的时候,夏天的雨来得又猛又快,使你感到措手不及。河水她发怒了,用尽全身力气掀起浪花冲击石岸,溅起一块块的翡翠,把自己的恨全部泻出来。

故乡的夕阳给小河镀上了一层金色,晚归的牧童像鸭子似的在河里游来游去,一个“狗趴式”一个“蛙泳”,河面上响起一串银铃般的笑声,伴着哗哗的流水声,偶尔之间还可以捉到一条小鲫鱼,沙滩会留下一串清晰的脚印,小孩们光着屁股在拾小河蚌,夕阳把他们的脸一个个映得通红,像抹上胭脂似的。

“夕阳无限好”,只有那个时候,人们才会真正被美景所陶醉,瞧,那太阳公公走完了一天的旅程,可还不肯回去,偷偷地探出半边的脸儿凝注这美好的世界,天边的晚霞像像一团团火焰在燃烧,把那一小块天烧得通红。白云一忽儿像一匹匹驰骋的野马,一忽儿像引吭高歌的公鸡,举手之间,形态各异,变化多端,然而,太阳公公实在太累了,慢慢滑进了大山的怀抱,偎依着大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夏天是火,是充满浓烈而灼热的希望,夏天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勇气、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而故乡的夏天和谐、恬静、古朴。让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装着一个属于自己的夏天吧!

写景故乡作文 篇3

清风处拂过草原,颤起了条条波纹,就像一片浓浓的湖水。远处草天相接。这就是包头市的城中草原——赛汗塔拉。

我和姐姐决定一起骑马去游赏这美丽的草原。我们向东极目远眺,能望见许多成群结队的牛和羊。牛在“悶、悶”的叫,羊在“咩、咩”的叫,真像一只动物交响乐。一阵微风轻柔的刮过草原,隐隐约约能看见几只野兔。

草色有嫩绿,有翠绿,有深绿,颜色深浅不同,仿佛一位艺术家挥起手中的笔,娴熟的画起颜色。草有长有短,有稀疏的、有茂密的。一大片一大片的草组成故乡的自豪——城中草原。马儿踏过的草地留下痕迹,一道又一道有规律的交错着。草的清香沾满了马蹄,有几只蝴蝶在马蹄周围飞舞。

我跳下马背,在一望无际的草海中欢乐地奔跑,姐姐在后面大声喊道:“妹妹,慢点儿跑,注意安全。”可我却一点也不当回事,反而越跑越撒花儿。迎面扑来的草风触着我的脸颊舒服极了!

此时此刻,我感觉自己轻的快要飞起来了,在无穷无尽的`蓝天和草原之间飞翔。远处有几个小土包,我迫不及待的扒上土包,站在上面向着天空喊道“哇!这真是太美了!向人间仙境一般!”

姐姐又在后面说:“我们去旁边的蒙古包里玩玩吧!”我兴奋又激动地答应了。蒙古包里的物品摆放整齐,挂着一幅精致的相框,上面绘着成吉思汗领袖。这时一位身穿蒙古袍的阿姨走进来,递给我们两杯温热的奶茶,我品尝了一小口,顿时我感到了草原的味道。香浓甘甜的奶茶把草原的文化带到了我们的脑海里,深刻印下来。

该离开了,我踏着脚下草丛中的小路,摸着草做成的草堆,很自然地想起修建赛汗塔拉的人们,为包头市增添了许多绚丽。我还意犹未尽,知道了仙境不在天堂,而在人间。

写景故乡作文 篇4

故乡一进入夏天,就变得美丽起来。山前山后的花成片地开放,还有泥路、田埂上的花,虽说都是些不知名的,但她们都在风中展开了笑脸。女孩子们这时候也很难瞧见了,她们总是躲在花丛里,偷偷地折下自己喜欢的花儿。有的揣在口袋里,小心翼翼地带回家;有的抓在手里,在风中来回地挥舞着;还有极漂亮的则顺势插在头上,接着脸上的腼腆的笑也绽开了,但总还未等你看清,她们就红着脸跑走了。

夏天里最热闹的要属河边了,那些贪玩的孩子早就耐不住那里的热,巴望着能用水清凉一下。男孩子们总喜欢站在河岸边的高高耸起的大石头上,然后纵身跳进河里,溅起又高又清的水花。有的时候水花会凑巧不听话地打在小伙伴的头上,待到跳下水的孩子刚刚站稳脚跟之后,其他的小伙伴就会来与他扭打在一起,这个潜下水去抱住他的脚,另一个爬泳过去搂住他的腰,“一、二、三”大家一起使劲将他撂倒在水里。这时候坐在岸边的女孩子就“咯咯咯”地笑起来,她们总是只坐在边上,将脚放入清澈的河水里面,轻轻地打起几圈涟漪。有的相互搭着肩头,有的`手拉着手,她们好像总是有笑话,也总是有说不完的小秘密。有的女孩子胆子大,撩起裤腿深一脚浅一脚地缓步走进河里。她们很少游泳,只站在水里透过水去看自己那干净、漂亮的脚丫。

村头的池塘也常聚集着孩子们。他们总是带着鱼竿、鱼篓到那里去,有的还挎着篮子,因为啊,那池塘里头有鲜艳的荷花,孩子们会悄悄地撑上小舟躲藏到荷叶丛中去,有的顺手折下几只含苞待放的,待到回家去插在大缸里欣赏。

每到夜晚繁星点点的时候,村里也会热闹一阵子。各家各户都坐到屋后的园子里头,一家老小围坐在一张桌子边,谈笑风生。桌上常常摆上一大碗绿豆汤或是百合汤,有的时候还有甜水四溢的大西瓜……

故乡的夏天并不短,它的结束就像它到来的时候一样,显得有些突兀。总有这样一天,早上还是烈日炎炎,突然电闪雷鸣、暴雨如注,待到雨过天晴,就忽然感觉到一丝寒冷了——套上一件长袖,踏过泥泞的小道,看见路边的菊花已经含苞待放了……

写景故乡作文 篇5

故乡少树,方圆数里皆是坡地。—阵大雨,沟里卯上一片浓绿,天旱半月,山地象蒙上褐黄的手帕。惟有村庄四季杂木葱茏,村人如同枝芽上做窝的鸟,朝出暮归,恬然自乐。

杂木中村人最看中的是那些祖宗手植的国槐。我们这一姓的人世代聚居在槐荫下,都尊远古那位以身许国的投江大夫为祖。世代相袭的这种认同,其一缘于我们与投江大夫相同的姓方圆百里绝无仅有,其二便是院场边那数十棵参天的古槐。相传湖广移民聚于槐下起步,所到一处便植槐怀乡。槐本吉祥之物,通天近神,象征三公宰辅之位。古人庭前植之,企盼子孙得魁星之佑登科入仕。想三闾大夫之后,诗礼传家,植槐训后也是常理。这些是美好的愿望还是历史的真实,只有村后的累累坟茔知道,只有静立千年的古槐知道。好在村人并不深究真伪,年年端午临江奠洒不改。

都说那些槐树是祖宗留给的福祉。是哦!槐下至今还有旧房三间,做学堂已是百余年前的事,人们依然叫它“学门上”。那里出过数名秀才。想当初家族子弟聚于槐下,雍雍揖让;论道堂前,侃侃訚訚。治学氛围,让人神往。父辈们教育儿女都从槐下学门上说开。因此,自小从槐下经过都觉得双双期待的眼睛在注视着,读书做事,从不敢懈怠荒唐。也因此,故乡辈辈多读书人,虽从未有人显赫过,但绝少刁蛮之徒。

炎炎夏日里,不到正午纳凉谈天的人便开始聚拢。也有把秦琼战了关公,姜子牙拿住孙大圣之类传说演义讲得唇齿飞津的说书场子,也有闭目吟哦唐诗宋词教给小孙,小孙子的心早随那槐叶上垂丝而下一拱一拱爬开的尺尺虫一道跑远却还有口无心随嘴应和的'惹人场面。三个女人一台戏,东家打了碗,西家跌了瓶,昨夜电视里的打工妹嫁给董事长之类的话题更是不少。当然,也有时候叔辈长上正襟危坐,断是非,论屈直,三言两语便化干戈为玉帛——一家子到底是一家子嘛,谁能一笔写出俩“屈”字?饭来了,碗里常有飞来的筷头,不是七侄便是九姑,谁能不让吃?热闹的人群总在星月渐暗时散尽。有怕热的卸了门板在树下过夜,一梦梦到大天光亮,便急忙收拾床铺,扛锄往坡上赶。

槐春来开花,数十棵树同时抽苞,数里皆香。旧时村人采来花苞捣烂,把匹匹家织布染成淡绿或是鹅黄,曾做得多少姑娘的嫁衣。近年,有小贩收购晒干的花苞,称作槐米,价钱已由伍角一斤涨至拾元。至于用途么,有说出口日本制药,有说到了美国染布。村人每年夏初便执竿夹采,家家都有三四百元的收入;于是娃娃有了学费,老人有了烟茶。村人从此更加爱惜祖上留下的宝贝树,槐树便年年枝茂花繁。

槐秋后有籽,状若葡萄干数枚首尾相连,色黄绿,半透明,若凝脂。《本草》云,“槐籽明目黑发,于牛胆中渍,食后吞一枚,七日轻身,三七白发黑,百内通神”。秋风过后,老人便哄孙儿去拣。有入坛泡酒的,有缝袋枕眠的,也有依《本草》炮制的。因此村中多寿老,且老小皆有一顶乌云似的黑发。

如今,故乡的槐已不光只是院场边那几十棵了。家家育起树苗,几户动手早的在退耕地里全部栽了国槐。千亩万亩的国槐成林之日,故乡肯定是山皆青森、水皆碧蓝、人皆福乐。

《写景故乡作文5篇(必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