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旅游日记

时间:2023-08-26 10:50:20 日记
颐和园旅游日记

颐和园旅游日记

已到了一天的末尾,一定会有值得记录的想法吧,请好好地记录下在日记里。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日记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颐和园旅游日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颐和园旅游日记1

家住皇家园林旁,虽然总是去颐和园,对那里的景色足够熟悉,但那个初春的清晨,雨后的颐和园朦胧的美,刷新了我对它的记忆。

那天,下了一场春雨,我和爸爸走在去颐和园的路上,空气有些潮湿。我们走到知春亭处休息,河对面是被嫩禄色点缀的西堤。继续远处望去,便是玉泉山。

雨后,山上的玉峰塔被一片片云雾包裹着,那云雾远远望去,就像在空中翻蛟的云龙,缠绕着玉峰塔。

我们边赏景,边漫步,绕过佛香阁前的堤岸,来到了西堤上。眼前的“云龙”越发清晰。从近处看,云层只是在塔前面来回飘荡,被云裹着的玉峰塔,此时显得格外高耸。随着时间的变化,水气凝结,云层也随之变化。云层有深有浅,浅处塔身显现出来,深处再也看不见了玉峰塔。塔峰好像在用力冲破云层束缚,向上伸展,殊不知是云层降低了高度,让塔峰得以显现。

一阵风吹来,把云雾撕开,此时的玉峰塔就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如同一位才华横溢的才子从云雾中走来,停步在你面前。

而脚下西堤像是横卧的一张古琴,那六座桥就如古琴上的琴徽,这位“玉峰才子”仿佛冲破了云层的束缚,驻足昆明湖畔,将要抚琴吟诗。

颐和园这座皇家园林纵有万千种美,我独爱那雨后的清晨,在园中漫步,从知春亭遥望玉泉山,这园外之景与昆明湖遥相呼应,“玉峰才子”“拨开云雾见太阳”,给人带来那份不期而遇的惊喜!

颐和园旅游日记2

今天我来到了闻名中外的颐和园。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历时15年完工,是大清北京著名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66年开始重建,1888年改名颐和园,1895年工程结束,是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修建的。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

我们走过宫殿区就看到了昆明湖,湖边就是长廊,这个长廊是吉尼斯世界记录的保持者,是史上最长的景观步道有700多米长,长廊枋梁上有彩画14000多幅,它还分别有四个亭子代表着春、夏、秋、冬。我们还坐船游了昆明湖上的十七孔桥,最大的桥洞上刻有一幅对联可惜已经看不清了。

慈禧太后是中国第一个用上电灯的,中国最早的电灯就在颐和园。当时李莲英为了讨好慈禧太后就把灯都涂上不同的颜色对慈禧太后说:“我给太后带来了一些宝石,宝石还会亮,并且我让哪个亮哪个就亮” 。慈禧太后不相信就来到了颐和园的乐寿堂,李莲英说:“红宝石亮,红宝石亮,红灯亮了,绿宝石亮,绿宝石亮,绿灯也亮了”慈禧不明白,李莲英才道出缘由。古时候没有发电站,为了让颐和园里的电灯亮每天都有十几个人在骑一辆“发电自行车”才能保证颐和园灯火通明。

看完颐和园我不禁赞叹古人的鬼斧神工,更反感慈禧太后的奢华,正是因为这才使得大清朝一步步走向了灭亡。

颐和园旅游日记3

就在这周六,我们游览了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颐和园。

一到北京,我们就坐着小船来到了颐和园。在路上,导游为我们讲解的绘声绘色,同学们在地下听的也是认认真真。据说,我们走的这条河是当年慈禧老佛爷每年去颐和园避暑的必经之路呢!

进入颐和园,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一架拱桥和干干净净的地面。地面上都没有半点儿垃圾,就来角落上都一尘不染。往前走,还有一些石碑和石头雕制的物品。接着往前走,你会看见一个及其显眼的东西——十七拱桥。人们都说卢沟桥上的狮子数也数不清。可是,十七拱桥上的石狮子可比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多得多,大约有543个石狮子。而且每个石狮子都在设计师的手下被雕刻的栩栩如生、千姿百态。在十七拱桥的另一面还有着一头牛,真是惟妙惟肖。

再往前走,是一个祈福平安烧香拜佛的地方,而且就在寺庙的正前方蹲着一条龙,好像在守护着寺庙。再往前走,抬头往上看,会看到一个纯金打造的建筑。据说,有一颗大就在上面亮着。在他的正下方有一块石头,名叫“败家石”。

在往前走,就到了我们的最后一站。那里有一艘很大的古船,据说是当年慈禧老佛爷是为了训练海军建造的。现在,已是黄昏,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颐和园,留下来永不忘怀的记忆。

这次游颐和园让我懂得了许多的知识,让我明白了很多的道理,我爱颐和园!

颐和园旅游日记4

今天下午,我们到颐和园旅游。以前只在书上看到颐和园。今天,终于可以领略它的真面目了。凉爽的湖风,微波荡漾的湖面,还有景色宜人的小岛,勾勒出颐和园的美景。

颐和园,是清朝皇帝在北京西郊一带建起的皇家园林,是送给他妈妈的生日礼物。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大石头,这石头,取名长寿石。里面有老佛爷亲手写的一个寿字,还有在老佛爷过60大寿时一位大臣送给老佛爷一面写满100个不同寿字的铜镜,上面还画着很多蝙蝠。因为红蝙蝠在那时意喻长寿。再往里走有十二块奇形怪状的石头,那是十二生肖。老佛爷属羊。

再往里走,又到了一个庭院,上面写着“玉澜堂”。如果你来到这里,千万不要踩门槛。因为这里是软禁光绪皇帝的地方,迈过门槛意味着将这道门槛迈过。从大殿后面走过就到了宜芸馆。这里住着皇帝的三个妃子。在光绪选妃时还有这么一个故事,传说在选妃那天,慈禧老佛爷说可以让自己挑选妃子,光绪帝很开心。啊,终于可以让我自己做一次主了,他心里想,当他正要向他喜欢的妃子走去时,慈禧轻轻一咳,光绪的心就凉了大半截。看来呀,话是这么说的,可是,还是得听慈禧的。他只好向隆裕走去,因为隆裕是老佛爷的妹妹,所以就得娶她当皇后了。

接下来就是有名的长廊,它长720米。每根房梁上都有一幅画,山水画或四大名著里的.故事。

回来的路上,我心想:“从现在开始,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到北京参加工作。”

颐和园旅游日记5

暑假期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北京颐和园游玩。

一进颐和园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澄碧如镜的昆明湖,近处湖岸边有荷花尽情的绽放,往远处望去,依稀可见湖面上三三两两的游船和闻名遐迩的万寿山在水中的倒影,整个颐和园真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我们顺着湖边一路向前走,登上了17孔桥。桥的两边有白石栏杆,一共有128根,每根石栏杆上有石雕小狮子。狮子的样子各种各样,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你追我赶,有的凝神观景个个惟妙惟肖,我边走边数,足足有540个。

穿过龙王庙,直奔昆明湖。我们在岸上租了一条船,船的样子好像一条大龙,我迫不及待坐上船,过了一会儿,船开动了,向岸上望去,周围绿树成荫。低头看昆明湖,湖水碧绿,船的周围泛起涟漪,岸上绿树的倒影在水中微微晃动,据导游说,昆明湖就是仿杭州西湖建造的。这让我想起了苏轼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船靠岸,在昆明湖北岸是一条雕梁画柱的长廊。绿色的柱子,红色的柱子,一眼看不到边。这条长廊听说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都有图画。我走完长廊后发现没有一幅画是重复的。长廊两旁种满了花草,微风吹来花就传来阵阵清香……

一路上,我连蹦带跳的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着颐和园中的所见所闻。怀着万分喜悦的心情走出园门,结束了今天的游览。

颐和园旅游日记6

旅游的第一天,吃过早饭,我们向颐和园出发。

一进颐和园的入口,就看见一些仿古的售票处等。进到颐和园里面,满眼都是古色古香的——看看树木一棵棵都上了年纪,像老爷爷一样满脸皱纹;瞧瞧大门上的木头已经朽了,像老奶奶掉牙一样,露出本色的木头。

我们走在去昆明湖的路上,看见一些人拿着像拖把一样的大笔,在一大格一大格的石砖路上写字。写的字不但龙飞凤舞,而且规规整整,大小一致,跟我们在本子上写的字一样,真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到了昆明湖,湖水清清的,一眼能望见三四分米下的东西,湖里有鱼,一会儿钻到水底,一会儿浮上水面,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看看这面的万寿山,老师说,古时候有一个非常孝顺的人,他的老妈妈过生日,他为了表达自己的孝心,就把这座山命名为万寿山。山上还有一座庙,叫佛香阁,这座庙高大雄伟。从远处看昆明湖和万寿山像合在了一起,山和水,显得格外美丽。那面是十七孔桥,十七表示吉祥。

随着整齐的队伍,我们来到了长廊。长廊全长700多米,在头顶的木头上一共有14000多幅画,很少有重复的,大多都是书上的人物,我认识几幅,如张飞大战马超、武松打虎、千里眼和顺风耳。长廊有四个大亭子,象征春、夏、秋、冬。

看完了长廊,我们意犹未尽地离开了美丽的颐和园。

颐和园旅游日记7

去年暑假,我参加了小新星英语组织的未来之星北京夏令营。

到北京的第二天,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了过去的皇家花园——颐和园游览。早晨的颐和园,天空瓦蓝瓦蓝的,几抹淡云轻盈地漂浮着,柔和的阳光照在湖面上、树梢上,送来了几分喜气。

我们穿过文昌阁,看到墙边一排高大笔直的白杨树,树上的绿叶异常的茂盛,绿叶好似一个个小生命,在树头跳跃着,充满了无限的生机。

远望着昆明湖,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站在长廊下,望着那晶莹澄澈地湖面,一眼便能看到湖底那一块块的鹅卵石。通过湖面,我们还看见了一只小乌龟,在自由地游来游去,好不快活。远处,几只小鸟的尾巴在湖面上点了一下,很快变成了几个小黑点,消失在蓝蓝的天空了。

我们沿着长廊走,不一会儿就看见了昆明山和山上金碧辉煌的宫殿。昆明山下,便是举世闻名的十七孔桥,十七孔桥可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了。

十七孔桥的桥头有一个守桥铜牛的雕塑,因为特殊原因,我们不能上桥,但是可以去昆明山上的云台殿里,我们还是很兴奋。站在云台殿前面,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城市里的高楼和远处假山上白塔。

因为时间有限,老师说我们得走了,但颐和园美丽的风景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我爱这如诗如画的颐和园。

《颐和园旅游日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