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教案

时间:2023-10-09 00:20:23 教案
力的教案范文汇编七篇

力的教案范文汇编七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力的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力的教案 篇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共点力的概念、

2、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二力的合力、

3、理解力的合成本质上是从作用效果相等的角度进行力的相互替代、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实验演示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通过作图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态度。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请一位同学提起重为200N的一桶水,请分析该同学施加的提水的力为多大?然后请两同学一起提起水桶,分析提水桶的有几个力?从效果上看跟刚才用一个力提一样吗?

通过实践体验,让学生体会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或更多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是说明几个力与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的?

举例:用两条细绳吊着日光灯、很多只狗拉着雪撬前进。

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体会一个力可以与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启发引导同学找出这些例子的共性,给出合力和分力的概念。

进行新课

一、共点力的概念:

1、什么样的力是共点力?

2、你认为在掌握共点力的概念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3、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出示图片:大吊车吊起物体;人担水;举重;比萨斜塔等。吊车吊起物体时钩子受的力为共点力吗?人担水时担子受到的力为共点力吗?举重运动员举起的重物受到的力为共点力吗?比萨斜塔受几个力作用?它们是共点力吗?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共点力的合成。

二、力的合成

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或合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合成。

今天我们着重研究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已知二个分力求合力)

A、两分力同向

合力为两分力之和,方向与两分力同向。引导学生理解。

B.两分力反向

合力为两分力之差,方向与两分力反向。引导学生理解。

C.互成角度的两分力求合力

演示实验:先告诉学生有关的器材,以及实验的目的,提出如下问题:在这个实验中合力与分力等效的标志是什么?(橡皮条的伸长量相等)然后教师操作,下面的学生观察。在实验结果的处理时,引导学生先做出各力的图示,讨论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

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得出求合力的方法一一平行四边形定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内容

强调:两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是两分力的合力(合力分力共点)

例题:力F1=45N,方问水平向右。F2=60 N,方向竖直向上。求这两个力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用作图法解:

①选择标度,用1 cm代表15 N。

②用三角板作出两个力的图示。

③作出和两个力大小相等的平行线,完成平行四边形。

④连接两力之间的对角线,即表示合力。

⑤用刻度尺量出对角线的长度。

⑥通过比例关系求出合力的大小。

⑦用量角器量出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夹角,得到合力的大小是5 N,与45 N力的夹角是53°。

注意事项:

1.实线、虚线要分清。

2、合力、分力要共点

3.同一图,合力与分力用同一标度画出

4.力的图示箭头不能忘。

小结并板书:

一、几个概念:

1、合力、分力定义: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与另外几个力可以相互替代,这个力称为另外几个力的合力,-另外几个力叫这个力的分力。

2、共点力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两个或更多个力的作用,有些情况下这些力共同作用在同一个点上,或者虽然不是作用于同一个点上,但是他们的延长线交于一点,这样的一组力叫做共点力、

3.力的合成、力的分力定义:已知分力求合力叫力的合成;已知合力求分力叫力的分解。

二、求两分力的合力

A、两分力同向:合力为两分力之和,方向与两分力同向。

B.两分力反向:合力为两分力之差,方向与两分力反向。

C:互成角度的两分力求合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内容:以表示两个分力的线段为邻边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则这个平行四边形中表示两分力的线段所夹的对角线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教后感:

这一章教材通过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大量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力的矢量性和解决矢量问题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运算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初学者很难跨越的一个台阶,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来分析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自然、畅快、水到渠成、不突兀。同时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力的教案 篇2

设计意图:为了让幼儿更好的了解交通规则,树立安全的交通意识,认识红绿灯及简单的交通规则。在游戏中锻炼幼儿的平衡力和协调性。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我是小司机》这节体育活动。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信号灯的功能,能遵守基本的交通规则,在交通设施的帮助下安全通行。

2、通过活动使幼儿能够在游戏中锻炼自身的平衡力和协调性。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信号灯 、呼啦圈、《汽车开来了》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教具信号灯,导入活动。

教师:(1)小朋友们,这是什么?你在哪里看见过这些东西?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它们有什么用途吗?(请幼儿回答)

今天老师带你们玩一个游戏。出示红绿灯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用处和作用,在游戏中老师是一辆大汽车,小朋友是一辆小汽车。

二、创设情境,体验交通规则。

幼儿跟着老师开汽车(嘟嘟~~~~~~~~)

力的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浙教版《科学》七 ……此处隐藏6009个字……总结。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

发生超重和失重现象时,物体实际受的重力是否发生了变化?

教师评析,并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得出超重,失重的实质。

学生活动:学生作答。理解超重、失重的实质。

教师活动:实验验证

1、取一装满水的塑料瓶,在靠近底部的侧面打一小孔,当瓶做不同的运动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作解释。

2、演示并分析:

①静止时我们看到小孔处水向外喷出,为什么?

②瓶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水不再向外喷出,这又是为什么?

教师请学生回答,并和学生一起评析。

③思考:如瓶竖直向上抛出,水会喷出吗?为什么?

④现在你能解释人站在台秤上,突然下蹲和站起时出现的现象了吗?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析。

学生活动:甲、乙两位同学到讲台上做演示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思考交流并做汇报。

点评:实验验证,加深对失重的理解。

教师活动:出示课堂练习。

学生活动:完成练习。

教师活动:检查结果,进行评价和讨论。

点评: 在应用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进行反馈矫正。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实例探究

☆超重、失重概念的应用

1、某人站在台秤的底板上,当他向下蹲的过程中

A.由于台秤的示数等于人的重力,此人向下蹲的过程中他的重力不变,所以台秤的示数也不变

B.此人向下蹲的过程中,台秤底板既受到人的重力,又受到人向下蹲的力,所以台秤的示数将增大

C.台秤的示数先增大后减小

D.台秤的示数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D

2、如图所示,A为电磁铁,C为胶木秤盘,A和C(包括支架)的总质量为M,B为铁片,质量为m,整个装置用轻绳悬挂于O点,当电磁铁通电,铁片被吸引上升的过程中,轻绳上拉力F的大小为

A.F=mg B.Mg

C.F=(M+m)g D.F>(M+m)g

答案:D

3、在一个封闭装置中,用弹簧秤称一物体的重量,根据读数与实际重力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读数偏大,表明装置加速上升

B.读数偏小,表明装置减速下降

C.读数为零,表明装置运动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但无法判断是向上还是向下运动

D.读数准确,表明装置匀速上升或下降

答案:C

力的教案 篇7

(一)教学目的

1.理解力的三要素。

2.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什么?

2.在物理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力计是什么?

3.力作用在物体上能产生哪些效果?

二、新课引入

力的效果是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用力拉弹簧,用的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可见力的大小影响力的效果。那么除了力的大小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力的效果呢?

三、力的三要素

1.如前所述,力的大小影响力的效果。

2.力的方向

教师:我们要把螺母拧紧,一般来说应该向顺时针方向用力,如果沿着逆时针方向用力只能将螺母拧松。我们向上提一个木箱,必须向上用力才能将木箱提起来。如果沿水平方向用力推它,只能使它沿水平方向开始运动。我们观看足球比赛,运动员射门时把球踢偏了,原因是踢球时用力的方向没能控制好。打排球时把球扣出界外也是用力的方向不妥。

可见,力的方向也影响力的效果。

3.力的作用点

教师:大家注意看所有的门窗的把手都安装在离门轴较远的位置,这样开关门窗比较方便。如果将门窗的把手安装在离门轴较近的地方,开关门窗就很费力。

可见,力的作用点也影响力的效果。

教师:力所产生的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

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所谓力的三要素,意思是只有力的三个要素都不变,力的作用效果才不变。两个力,它们的三个要素都相同,这两个力的效果才完全相同。

力的三个要素中有一个要素不同,都会使力的效果不同。例如,把一根米尺放在桌面上,用一个力作用在尺的中点,向上用足够大的力就可以把尺子平稳地拿起来。如果用同样大的力,力的作用点在尺的一端,尽管力的方向向上,只能把尺的一端提高,尺子是倾斜的。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这三个要素充分地反映了力的特征,我们认识一个力,只有认识了力的三个要素才算认识得清楚、全面了。

四、力的图示

力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力又是抽象的,力无法直接“看到”,只能通过力的效果间接地“看到”力的存在。有些情况下,力的效果也很难用眼直接观察到,只能凭我们去分析才能认识力的存在。

为了使物体受到的力更形象、更具体、更直观地展现在人们眼前,我们借助画图的方法把力表示出来,也就是把力这个抽象的东西画出来,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的力的图示。

1.力的作用点的画法

教师:要画出力,就是画出力的三要素、首先要画出力的作用点。一般来说,把力的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上即可。

(教师示范)

2.力的大小的画法

教师:用一个线段的长度配合标度表示力的`大小。力的大小是200牛顿,可选择1厘米长的线段表示100牛顿,那么200牛顿的力应用2厘米的线段表示。

(教师示范)

3.力的方向的画法

教师:在线段的末端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教师示范)

五、学生练习

木箱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大小是1000牛顿。

(学生画,请一位学生画在黑板上)

六、力的示意图

力的图示可以直观、准确地表示物体的受力情况,但是也可以对力的图示加以简化,只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不必严格准确地画出力的大小,突出力的方向即可。例如用1000牛顿水平推力推木箱,只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标出1000牛顿即可。这种简化的图叫力的示意图。

(教师示范)

七、作业

1.完成节后练习。

2.章后习题3。

(三)说明

关于力的图示,从事初中教学的老师们争论颇多,诸如作用点的位置,推力和拉力的画法是否相同等。学生练习时,也常纠缠不清。

初中学习的力学部分一般是刚体或质点,除了重力之外,其他各力的作用点只要画在受力物体上即可。要求学生只画受力物,不画施力物,受力物只用一个简单的符号表示,免得让学生陷入受力物画不好这种苦恼之中。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本是个滑移矢量,所以推力和拉力采用相同的画法即可。

本节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力的三要素和掌握力的图示的画法。

《力的教案范文汇编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