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分数教案

时间:2023-09-25 11:30:18 教案
认识分数教案

认识分数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认识分数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识分数教案1

【课前活动,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喜不喜欢猜谜语?(生:喜欢)我们来猜一下数学谜语吧。第一个谜语:考试成果(打一个数学名词)。

生:分数。

师:你真聪明。我们再看一个:再见了妈妈(猜一个数学名词)。

生1:毕业。

师:跟妈妈再见,你就毕业了。(众笑)

生2:分数。

生3:上学。

生4:分数线。

师:有点接近了,很靠近了啊。

生5:分子。

生6:分母。

师:与母亲分别,就是分母啊。有意思吧,再来一个怎么样?成语“七上八下”(猜一个数)。

生1:78。

生2:15。

生3: 。

师:同意吗?(生:同意。)请同学们在心里想一下,八分之七怎样写?好了,准备上课。

【一、情境引入,引发考虑】

师:刚才我们猜出的三个谜语都与什么有关系呢?(生:分数。)今天我们来继续认识分数。

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我们都知道小猴喜欢吃水果,猴妈妈给4个小猴子带来了两盒水果,小猴可激动了。我们打开看看。呀!是苹果。有几个苹果?(生:一个)。把一个苹果分给4个小猴要怎么分才合适呢?

生1:分4份。

师:随便分4份吗?

生2:要平均分4份。

师:这个词加得好。是什么词?(生:平均)

师:平均分就是4份一样大小。那么每个小猴分得多少个?

生1: 。(师:谁的?)这个苹果的。

生2:就是一小块。

师:一小块,就是多少呢?(生: )

师: 是个什么数?(生:分数。)大家学过分数吗?(生:学过。)什么时候学过?(生:三年级上学期。)

【二、学习新知,操作探究】

师:你们只学了一个分数吗?为什么只用了 ,不用别的分数表示?

生3:因为把一个苹果分成了4份,一个小猴拿走一份,所以用 表示。

师:谁能补充一下?

生4:平均分成四等分。

师:因为平均分了4份,一个小猴就吃了 ,假如平均分了5份呢?(生: )

师:现在再来看看第二盒苹果。也要分给4个小猴,要想分得公平,必需怎么办?

生1:把它平均分成4份,然后每只小猴分一份。

师:每个小猴还是得到这盒苹果的 ,那你们猜猜有几个?

生1:2个。

生2:1个。

生3:4个。

生4:3个。

师:不论有几个苹果,猴妈妈要公平,都要平均分4份,每人分1份。

(师打开盒子,有8个苹果)

师:有8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要怎样分?

生1(操作):

生2(操作):

师:虚线的作用可大了,它可以让我们很快看出平均分成了几份。老师想到了一个问题,刚才一个苹果其中一份是它的,现在我们分8个苹果,其中一份还用 表示,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有4只小猴,要平均分4份,每猴得1份,所以用 表示。

师:不同的是第一个 是谁的 ?(生:一个苹果的。)第二个 是谁的 ?(生:8个苹果的。)

师:请看大屏幕,现在有几个苹果?谁能把它平均分4份?

生1(操作):

师:谁能说说哪是它的. ?(生上台指出)也说是说每一份都可以看作它的 。现在想一想:苹果由1个变成8个,再变成12个,为什么还是用来表示?

生1:因为有4只猴子,要平均分成4份,或者说四等份,每只猴子拿一份。

师:因为仍然是把它们平均分成了4份,每1份就是它的 。不论有1个苹果,还是一些苹果,只要你把它们平均分了4份,其中一份就是它的。

师:有20个呢,平均分成4份,其中一份是?(生: )200个呢?(生: )20000个呢?(生:)不论有多少个苹果,只要平均成了4份,每份就是它的 。

【三、抓住实质,辨析提高】

师:以前我们只分一个物体,现在我们会分多个物体。现在我们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习题)

师:第一题中红色局部占这个圆片的几分之几?

生1:因为一个圆片平均分成了5份,其中一份都占 。

师:第二题中红色圆片占这些圆片的几分之几?

生2:红色圆片占这些圆片的 。

师:第三题中红色圆片占这些圆片的几分之几?

生3:还是 。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4:还可以表示成 。

师:有反对的吗?

生5:不能。因为图上画的虚线只分成了5份,没有分成10份。

师:你赞同是 吗?为什么会想到是 呢?

生:因为他没有看虚线。

师:虽然有10个圆,并没有平均分成10份,只平均分成了5份,所以用 来表示。假如让你把图改一改,改成用 表示,该怎么改?

生(边说边操作):把每个圆片分成1份,再把2个涂上红色。在中间再加一条虚线。

【四、趣味练习,活学活用】

(考考你,大屏幕出示)

师:孙悟空神通广大,有七十二变。小朋友们你们说“变”他就变。(生:变)涂色的猴子用什么分数表示?

生: 。因为平均分成了3条。

师:说变他就变。(生:变)现在涂色的小猴子用什么分数表示?

生: ,因为平均分成了6份,涂色的占1份,所以用 表示。

师:说变他就变。(生:变)现在涂色的小猴子用什么分数表示?

生: ,涂色表示1份,假如平均分就是12份。

师:我没看到12啊,哪里有12啊,你是估算的吗?

生(边说边指出):一共有3竖条,每条可以平均分4份,我是算出来的。

师:一共有3竖条,每条有4份,加上一点虚线就看出来了。

【五、巩固效果,拓展思维】

师:下面你们自身变吧。请拿出练习纸。先签上大名,看第一道题。(生读题)

师:要我们做哪几件事?

生:分一分,涂一涂

师:第一,看分数;第二,分一下;第三,涂一下。

生做题后,师生一起讨论并订正。

师:挑战难度大的吧,看第二题,有12个小方块,谁用不同方法,写出不一样的分数。

生操作,师巡视,展 ……此处隐藏19926个字……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在“分一分(二)”中学生初步感知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这里的“再认识”已经很明确的告诉我们这里学习的分数知识与原来学习的分数知识是有区别的:一是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标准”不同,分数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二是结合具体的情景进一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由于学生是在三年级学习的分数初步知识――相隔时间较长,加之这里学习的分数意义范畴的拓展――概念比较抽象,因此教师必须要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让学生充分的感知。《分数的再认识》是在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次,五年级的学生求知的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但是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需要动手操作,理解知识需要具体的事物作支持。

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新课程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在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加之多媒体课件的恰当介入,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探索分数知识的全过程,通过分一分、说一说、画一画,从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刻、灵活、扎实地掌握知识,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同时形成智慧,着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及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教学中,我将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复习导入。

导入:同学们,听指令做动作,知道吗?准备好了没有?女生起立,男生坐正,全班起立,所有同学坐正。下面听问题回答,准备好了没有?全班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男生有多少人?女生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谁能像老师这样来提问?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的方式来复习分数,从而来导入新课,这样加深我们对分数的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再认识。

二、互动探究,学习新知。

活动一:拿一拿。

首先让学生拿出自己所带笔的1/2,让同学之间看看,指名说说你是怎样拿的。然后老师问:为什么都是拿了所带笔的1/2却支数不一样呢?同桌说一说。让学生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解分数的相对性。

设计意图:通过拿笔的活动,让学生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解分数的相对性。同时,体现了学生的主题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对分数有更深的了解。

活动二:涂一涂。

老师将准备好的两根纸条请两名同学比赛涂它们的1/3,看谁涂得快?为什么快?猜猜看?接着露出两根纸条的1/3,将其它的部分藏起来,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你还想说什么?师小结:看来都是纸条的1/3,但是两根纸条的长度不一样,所以它们的1/3也不一样。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比较两本书的1/3不同,我把教材进行了小小的处理,改成了涂一涂,猜一猜,说一说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1/3对应的整体相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1/3对应的整体不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任何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相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对应的整体不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三、运用新知,巩固拓展。

活动三:猜一猜。

师:我拿出了我全部书的1/2,猜一猜我一共有多少本书?把你的想法在纸上画一画,与同桌交流你的想法。老师巡视,指名把不同的画法画在黑板上。然后师问: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大家?指名针对黑板上的'图谈谈自己的想法。师:我拿出了我全部书的1/3,猜一猜我一共有多少本书?我拿出了我全部书的1/4呢?用同样的方法学生很容易理解并快速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这时的活动难度加大了,是让学生知道了部分,让学生猜整体是多少,在画一画,猜一猜,说一说中进一步理解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解分数的相对性。

四、练习反馈,发展能力。

1.画一画。

给出一个图形1/4小正方形,让学生画,无论如何画,只要是整个图形的1/4是一个小正方形既可。教师巡视,指名把不同的画法画在黑板上,然后再看书中小明、小林和小伟的画法,看来这样的图形的画法有很多种。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分数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解,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涂一涂。(练一练第2题重点体现涂法的多样性。)

3、辩一辩

为帮助四川汶川地震灾民重建家园,小明捐了自己零花钱总数的1/4 ,小芳捐了自己零花钱总数的3/4。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捐的多吗?请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利用层层深入的巩固练习,引导学生对分数进行充分的再认识,通过1题的练习,在加深学生对分数“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解时,进行逆向思维练习,提高学生从部分到整体的意识,又有助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第2题通过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再一次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第3题是利用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初步体会分数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同一数量所对应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分数也不同;分数不同,整体不同,所对应的数量无法比较。在练习时,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

五、知识延伸,激发爱国。

你知道吗?

分数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古埃及在3700多年前的“莱茵德纸草书”中就有关于分数的记载。我国使用分数的时间也很早,25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里,就有许多有关分数及其应用的记载。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阅读中了解分数的来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节课我不仅注重了知识的教学,同时也注意了学习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在经历猜测、验证、总结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畅谈收获,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对分数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这些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那些问题,学以致用。

七、作业布置,课外学习。

在布置作业时,我设计了有层次的习题,分为必做题与选做题,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落实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教学理念。

板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

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提纲式的板书设计,因为提纲式的板书设计条理清楚、从属关系分明,给人以清晰完整的印象,便于学生对教材内容和知识体系的理解

《认识分数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